“生成式AI”搅动千行百业 上市公司争相布局

2023-07-12 05:37:48

从大模型到“生成式AI”,人工智能产业“衔枚疾走”,日新月异。近日,随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的讨论再度升温。

在今年大会上,除了各大厂商之间的“百模大战”外,围绕“生成式AI”的讨论同样是焦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围绕“生成式AI”的讨论将直接关乎AI领域的商业落地。而近期上市公司群体也频频通过互动平台,对外透露各自在“生成式AI”领域的最新成果。

“生成式AI”掀起行业变革


(相关资料图)

如果说对于大模型的追求是“仰望星空”,那么对于“生成式AI”的讨论则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多位业内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生成式AI”或许是人工智能最现实可靠的落地场景。

所谓“生成式AI”,又被称之为AIGC,即AI生成内容,它被视为人工智能从1.0迈入2.0的重要标志,其在搜索引擎、艺术创作、影音游戏,以及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去年底以来,随着具有推理能力的大模型诞生,“生成式AI”可谓摆脱了固定框架的束缚,真正不断迈向智能,而这无疑也将对诸多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头部广告公司阳狮集团旗下数字广告公司Razorfish的消费者和内容体验执行副总裁克里斯蒂娜·劳伦斯(Cristina Lawrence)预言,生成式AI会掀开在线精准广告的新篇章,对广告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身为网络广告行业的领头羊,Meta、Alphabet和亚马逊都在大举押注生成式AI,认定它最终将成为其业务核心。

事实上,随着大模型的不断成熟,以广告为代表的整个传媒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挑战。面对大量数秒就能生成的内容,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竞争力正在急剧下降。

“仅需一段2到5分钟手机拍摄的真人视频素材,我们商汤如影就能生成多语种精通的数字分身,其动作、表情、口型,甚至发丝都如真人一般。”商汤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相比之下,传统的数字人建模可能需要专业工程师一两周的工作量。

成本优势正使得越来越多的内容相关公司开始运用大模型技术,尝试将“生成式AI”引入已有生产体系。

“我们正在内测的快手搜索智能问答产品,利用大语言模型对于超长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用户在海量内容中迅速锚定所需答案。”快手搜索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业内公认智能搜索领域将是未来“生成式AI”落地的重要场景。“通过引入AI技术,我们希望帮助用户不仅‘搜得容易’,而且‘搜得满意’,践行我们技术普惠的理念。” 该负责人表示。

上市公司纷纷“官宣”新成果

对“生成式AI”的探索是大模型发展的新阶段,意味着AI的商业化落地正在加速演进。“今年人工智能大会上许多厂商都在争相推出各自的大模型。”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称,“相对于大模型本身的创新,AI下一步的发展可能要聚焦在应用层面,寻找落地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生成式AI”取得革命性突破,逐渐走进千行百业,特别是在广告、金融、教育等领域,率先展开应用。

据记者梳理,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将引入“生成式AI”,其中在广告等行业中,“生成式AI”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度股份表示,公司已与百度“文心一言”等生成式大模型展开合作,将AI技术能力和成果应用在公司数字营销业务中,提高数字营销活动的效果。其可以为客户批量提供形式和风格多样化的广告创意作品、数字营销方案及创意内容,提升创作能力以及内容营销的质量和效率。

视觉中国则以“AI+内容+场景”为核心战略,依托数字内容交易场景、海量优质版权清晰的数据、创作者内容生态以及丰富的版权管理运营经验,用大模型开发应用相关产品与服务。

在金融领域,东方财富将“生成式AI”引入到了智能客服、智能投资助手、智能舆情、智能风控、智能推荐、智能写稿、智能审核等多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方直科技推出生成式智能算法、智能数字人等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系列产品,打造AI课程系统和AI数字化实训系统等创新型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

“生成式AI”逐渐渗透到许多“硬科技”行业,如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

据新致软件介绍,公司从2018年开始投入“生成式AI”相关技术的研发,2022年推出的新致知识图谱平台共完成了包括保险指标图谱、保险条款图谱、医疗信息图谱在内的6大图谱库搭建,连接近100万节点。不过,目前该领域直接产生的收入较少。

四维图新的自动驾驶团队则从2015年开始探索,先后应用轻量化生成式算法来解决自动驾驶中特殊场景数据不足的问题、复杂场景下通用规控算法无法通行的问题等,将算法与行业具体工程问题相结合。

创维数字表示,公司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入公司的VR/AR终端、汽车车载人机交互系统、投影仪等产品应用场景。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