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科院实验学校(光明)开展传承端午文化习俗系列活动|时快讯

2023-06-24 17:34:19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兰天也 陈树君 徐伟康


(资料图)

为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特有习俗,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近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小学部各年级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迎端午节活动,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学中玩,让“端午”文化走进校园,体会端午节的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从而深入体悟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创新作品知端午

同学们通过多途径搜集资料,了解端午节的众多习俗,制作了端午作品并进行展示。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还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的积累,自觉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同学们认真制作了手抄小报和创意剪贴画,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在孩子们略显稚嫩的笔触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端午,看到了祖国未来文化繁荣发展的星光。

粽叶飘香品端午

“一折叶、二放米、三压实、四包裹、五扎绳”,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的香味自不用多说。同学们在家长们的指导下,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穿梭于粽叶间,与家人一起体验包粽子的乐趣,感受端午节民俗,感知“食之不易”。

故事演讲悟端午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厚植爱国情怀的故事深受历代诗人的青睐。纵观中国文学史上,与端午节有关的古代诗词和故事更是丰富多彩。同学们用心查找并自学了和端午有关的故事,还讲给全班同学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深刻感悟到了端午的文化精神,还拓宽了阅读面。

香囊氤氲弥端午

中国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要做几个香袋给小孩挂在身上,叫做“压午”。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后,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班主任们首先给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佩戴香囊,接着向孩子们演示如何制作香囊。孩子们增长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对于香囊的制作也是跃跃欲试。

孩子们热情高涨,经过认真制作,一个个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的香囊呈现在大家手上,观之色彩艳丽,闻之安心宁神。大家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互相传递分享成果,缕缕幽香弥漫,为端午佳节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喜气。

制作龙舟赛端午

此次活动中,除了由老师带领大家完成的活动外,还有一项活动是由班级同学来担任的——制作蛋托龙舟。承担讲解人物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反复练习,第一次当老师,就展现了极高的素养和潜力。

讲台上,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制作步骤边做示范,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认认真真地学,动起手来有模有样,课堂上同学们兴致盎然,创意十足地进行手工创作。通过此次端午节特色劳动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力和创造力,而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节日的气息。

审读:喻方华

关闭
精彩放送